三个女人一个「因」 佛系如黄智雯,拿手好戏是刀仔锯大树

看到《三个女人一个因》那幅土到掉渣的海报,我便肤浅地认为,这部剧被放到垃圾月的垃圾周日档,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海报里的那位露出了狰狞的表情并伸出了五个手指头的男子,我想对他说——你们安息吧,我要去看《偶像练习生》了。

如果不是瞄到网路上有人在狂赞,我想我一定错过这部剧优秀的下饭剧了。从第一集开始补番,我以1.25的倍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了,欲罢不能。

袁伟豪挤出了百叶扇一般的皱纹告诉大家——我猥琐起来自己也感到害怕。别怕别怕,他不是重点,他对对白的驾驭能力,我们以后找个时间再好好来聊聊。

这次这部剧的重点,绝对是黄智雯。她使出了99.9%的内力一人分饰“三角”,以灵魂的有丝分裂为开端,再为大家操作了一波人性的万物归一。如果要总结一个中心思想的话,她这么用力大概是想告诉大家,人要接受和善待并且认识你自己。当然,看一个下饭剧,也无须刻意做主题升华。

要说黄智雯演得有多好,其实我本人持保留意见。剧里面这三个人格——孤傲,狂野和胆小,她拿捏得最好的其实还是本体人格——孤傲的方以因。在TVB这么多年。她的最主要的戏路其实也是这条,我们大可参考回她在《On call 36小时》里的表现。

至于狂野直率的菠萝椰奶,我觉得她就hold不住了,结果是演成了一个神经病。还不如重抄《缺宅男女》里面巴辣“关二嫂”的旧路。

胆小怕事的悲观人格愁擘擘,则是致敬了她最初走红的角色——《搜下留情》的鹌鹑妹。

可以说,黄智雯这次的三重人格诠释,对自己从业以来的三个经典角色来了一次回顾。TVB在制作这部剧的时候,韩国已经流行了一轮人格分裂题材,能够把这个重担交给黄智雯,是对她戏路广泛的一种肯定。

《三个女人一个因》好看又下饭的地方在于,这个女主角在三重人格之间切换并且寻求治愈的过程,与男主角闹出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主角没有什么问题,剧情也没有什么问题,被放在垃圾中的垃圾档,当然不会因为是海报太丑的问题。

只能说,黄智雯身上有一种倒霉特质。有的人就是这样,在事业的起步阶段,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顺风顺水,但到了一个瓶颈位置时,就会出现花式扑街的惨状。

说出你的故事,我们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起源,来说一下黄智雯这些年都在干什么。

黄智雯出生在一个普通中产家庭,没有留洋经历,听到她在《三个女人一个因》里面的英文对白就能听出一二。她成长于单亲家庭,家里最拿得出手的就是一个贵为补习天后的姐姐。

没错,在香港,最有钱的不是学校里的阿sir,补习班里面那些大牛都叫天王天后,广告牌不是在公交车上就是在地铁里,分分钟威水过四大天王。

姐姐太过优秀的时候,妹妹一般都抬不起头。左邻右里的人总会议论,怎么同一个阿妈生的,差别这么大呢?

小时候的黄智雯,是那种上课都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的低调一族,默默坐在角落里,老师提问时默念一百句“千万不要点到我”。她习惯低调的性格,是从那时候养成的。

哪怕现在假假地也算是一个当家花旦,黄智雯都不愿意过多提及自己的私生活,包括感情。最轰轰烈烈的一次,就是和罗仲谦搞过暧昧,后来罗仲谦被杨怡收编,杨怡视黄智雯为劲敌,本来《三个女人一个因》的男主角是谦谦,但因为杨怡say no,谦谦乖乖地北上赚家用了。每每这些事被提起,黄智雯都很难为情。

躲在角落里紧紧抱住自己的明星,要怎么红呢?我也是一万个黑人问号脸,然而黄智雯做到了。

黄智雯有一个明星梦。她小时候看过Michael Jackson的MV,深深爱上了舞蹈,羡慕在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感觉。中学毕业以后,她考上了香港演艺学院,修读音乐剧舞蹈系。

蹦跶了两年以后,她放弃了,因为她的老师说她演戏比跳舞有天分。她的脑回路不是检讨自己跳舞学得好不好,在老师委婉的表述下,她找到人生的新方向——跳舞寿命太短,我要演戏,我要当主角。

一放暑假,她没有申请转系,而是去参加了航空公司的招募,应聘做空姐。在几万尺的高空上,她又悟出了一个新的方向——我要做舞台剧演员。每次飞纽约,飞伦敦,她都去报班学跳舞。辞职以后,她回到演艺学院,修读完了余下的课程。

毕业那年,她眼见师兄师姐们都是“一毕业就等于失业”,马上填写了“香港小姐”的报名单。要一张娱乐圈的入场券,选港姐是最快捷的方式。走到最后五强,黄智雯开始发抖了,她祈祷上天——不要给我拿冠军啊!我要拍戏,不要到处宣传香港。

多年以后回想这段内心戏,她才知道自己又犯蠢了。那年,她输给了传说中的猪头港姐——张嘉儿。

没有了冠亚季军的头衔,黄智雯就像是地摊货一样,被丢进了训练班当学员。拜托,人家是演艺学院毕业的,还读什么鬼训练班。颁奖典礼的时候,她变成了啦啦队选手,看着王祖蓝、徐子珊走红地毯,她又祈祷老天——明年我也要到地毯上去。

可是,黄智雯是个低调的人啊,第二年她当然还是没有走上红毯!就这么低调地跑了两年龙套以后,她才在《巴不得爸爸》里崭露头角。

这部剧是黄智雯走狗屎运的开始。她获得了监制潘家德的赏识,成为他的御用演员。潘家德给黄智雯塞了很多角色,包括《搜下留情》《On Call 36小时》《三个女人一个因》。

她还因为这部剧,和胡杏儿成为了好姐妹,建立了“胡说八道会”的雏形。

黄智雯第一次见当时已经是当家花旦的胡杏儿时,紧张到不敢出声。后来胡杏儿经常买薯片给她吃,两人才慢慢熟络。胡杏儿觉得黄智雯和其他新人不一样,肯花心思钻研角色,为人又简单,于是开始交心。

黄智雯拍on call的时候压力大,经常问胡杏儿意见,就连出席活动穿什么衣服,她都要请教。胡杏儿不管多忙,都会耐心回复。

其实,黄智雯这些后起之秀,本来应该是胡杏儿的威胁,但是人家才不是那些塑料假笑的姐妹花。

胡杏儿和黄宗泽分手后,黄智雯和男方拍《好心作怪》,片场基本不交流。黄宗泽拉着王浩信对剧本,黄智雯就自己坐到一边,看也不看黄宗泽一眼。怎么说呢,这种女高中生的行为,其实也挺暖的。

用黄智雯自己的话来说,在她事业的上升期,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一次。《巴不得爸爸》里的苏凤莲一角,让她晋升为宅男女神。

《搜下留情》的鹌鹑妹的眼镜娘造型,也十分讨喜。眼镜娘,你们硬盘里面应该有不少的。黄智雯尝到了出名的滋味,那时候的新闻里面,黄智雯不叫黄智雯,叫鹌鹑妹。

《缺宅男女》里的“关二嫂”,是她的一个巅峰啊。这个角色为人刻薄,讲话声音很尖,自私自利的性格害惨了全家。看过的人,都很想拿苍蝇拍拍死她。

不可否认,黄智雯展现了自己刀仔锯大树的实力。有一集梁烈唯掌刮黄智雯,收视率瞬间飙升,苗侨伟用眼睛卖力放电了十几集,都没能做到这一点呢。

正常的明星运作思维都应该是,爆了就要好好把握,多争取曝光,多上新闻,才能挤到一线啊。

黄智雯也很厉害,爆了就爆了,她的追求是低调。让她去剧集的宣传活动,就像要了她的命。她对着记者不知道要讲什么,穿得性感一点就瑟瑟发抖。胡杏儿说过,胡说八道里私下叫黄智雯为阿du,是因为黄智雯是成员里面最笨的。黄智雯听了以后,露出憨厚的傻笑。

所以,她已经做了好几年女主角了,没什么人知道。当后辈慢慢爬头的时候,她还是告诉自己——嫉妒心是可耻的,出现了就要按住。佛系啊!

这样的员工,不就等同于和老板说,虐我吧!坐上了女主角宝座以后,她开始花式扑街了。

比如,她总会被突然杀出来的后辈抢走女一号的宝座。《张保仔》传说中的女一号是黄智雯,后来突然杀出了一个陈凯琳;《律政强人》也被后来居上的李佳芯爬头。

又比如,她主演的剧集总是要各种让道。《超能老豆》前前后后被抽起了4次,才定在了2015年的暑期档。《杂警奇兵》和《三个女人一个因》也被各种抽起,丢在周末播。香港地,谁周末猫在家里看电视?

再比如,她的戏份经常可多可少。拍《流氓皇帝》,她被定性为女二号,但是戏份加起来比女一号周丽淇还多;《降魔的》,她是女一号,但是前前后后没有出现几分钟,戏份还不如女三号谢雪心阿姨。

基本上被丢到垃圾堆了,黄智雯会不开心吗?她安慰记者——剧集播出不是斗快的。

说她会刀仔锯大树,不假,至少《三个女人一个因》拿下了一个好口碑,她也算是再次吐气扬眉了一番。

这一次“爆”了以后,她一如既往地低调。不炒作,不BB,不喊委屈。她在忙什么呢?她说她忙着在网上上课,学习表演,不然就在跳舞蹦跶。我应该说你格局大还是格局小呢?

至少,她的态度给了我们很多职场正能量,就算被丢进了垃圾堆,也不要把自己当成垃圾!这样的黄智雯,有点讨人喜欢耶。

相关影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