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端 完整的讲好了一个故事

看完8集之后补完了小说,13集之后来写影评。首先,这部剧不是一个,悬疑剧,如果抱着烧脑,悬疑的目的来看剧,拿着源代码的要求来看剧,多少会有点失望。但这并不影响我给这部剧打5分。首先这是一部电视剧,不是电影。男女主不是侦探,只是一个游戏工程师和一个大学生。没有破案,找凶手也只是遍历,一个个怀疑过去,最后得出一个。一部15集的小成本电视剧,不是诺兰的最新电影,也不是同时间央视在播的某古装剧,它没有大场景,大立意,烧脑逻辑很正常。但是作为一部小成本电视剧,我给它打5分一点也不夸张。剧情紧凑,题材新颖,演技在线,逻辑清晰,伏笔前后呼应,作为小成本电视剧,很完美了。先反驳一个观点。看到有网友说看到前6集就知道凶手了,所以这部剧不好看。首先,这部剧我一集没看就知道凶手了,因为这部剧是小说改编的,我翻下晋江就知道了。其次,知不知道凶手并不是判断一部剧是不是好剧的标准,无论是不是悬疑剧。一部好的悬疑剧是需要当观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而不是到最后随便指出一个没有网友猜到过的人说是凶手,点名某日剧,轮到你了。最后,第一集中爆炸就有插入高压锅的关键帧,也就是说谁是凶手,第一集就告诉你了。

现在说一下这部剧的精彩在哪。并且推测一下后续发展。

剧本在原著的基础上打磨的更完整了。线索串联的更加完整,讲好了一个故事。

虽然是一个个嫌疑人遍历,但是并没有套路的重复,甚至到了行李箱大叔那里还给人带来了一丝感动。这局如果每个人都按照卢笛线那样循环几次就真无限流了,按无限恐怖套路出个150集不过分吧。但实际上每个人的处理手法有所不同。虽然目前来看,行李箱大叔戏份偏多,但是根据之前的伏笔,西瓜叔估计还有伏笔没有用完,小说中最后一次循环,女主是嘴炮感动了司机的。对应的女主感动了全车人就是西瓜叔那次。卢笛part伏笔其实用过一次,就是司机暴露那次,叫卢笛帮忙。药婶的伏笔在卢笛那次哮喘用上了,但是预估可能还会在王萌萌事故中用到(但是车上疑似有药婶的声音),可能会作为证人证明车上的色狼。原著中是一个路人作证。但是作为看了书和剧的人,感觉剧本的严谨度还是胜过书的,书中一些凭空出现的人物和原因交代,剧中都做了补充。比如锅姐的化学老师和质检员身份书中在一次循环中借由张警官的口中说出。这种平铺直叙的方式在剧中借由行李箱大叔的part交代了炸药导致车库起火和救火这两件事,又反过来交代了为什么行李箱大叔会因为消防检查被赶出车库。有了这样一个铺垫,再提出锅姐的职业身份就更顺理成章。

相关影视
返回顶部